首页 > 详情页

西柏坡的前世今生

时间:2014/05/16 作者:刘小彬、何琴 来源:G213项目部 点击量:

 

    五月的北方,比起南方的温婉,更显大气!在这柳絮纷飞的季节,我有幸来到石家庄参加中国中铁党校培训班组织的群众路线教育,和学员们一起参观西柏坡。
    初夏的西柏坡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松柏,和这处革命圣地格外相配。大部队首先来到的是西柏坡纪念馆。走进纪念馆,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名为“新中国从这里走过”的浮雕,栩栩如生的革命者屹立在浮雕之中。再走向纪念馆深处,一幅幅黑白老照片,一张张泛黄的手写信,都是党取得革命最后胜利的最好证明,展厅里的枪杆子和大刀仿佛是在向人们诉说当年那场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在这片土地铸就的辉煌成绩!
    我们的第二站是西柏坡革命旧址。由于真正的旧址已经被大水淹没,因此我们如今看到的是后来人们按照曾经的旧址一比一的比例修建起来的。尽管不是最初的旧址,可是一模一样的房屋排列和屋内的摆设并不影响我们参观的兴致。一间只有三张桌简陋的办公室就是当年辽宁、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指挥中心。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会场,也就是最早的人民大会堂也不过七八排座椅。看着新中国第一批领导班子曾经住过的地方,用过的物品,我的思绪也被拉回到了他们曾经在一起高谈阔论的场面……据说毛主席旧居门口的磨盘见证了他当时在西柏坡的革命历程,由于主席当时常在磨盘旁边看图纸,写文章,因此有了“磨盘旁布百万雄兵,土屋里出胜利凯哥”的美谈。的确,当年的西柏坡之行不负众望的为新中国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西柏坡精神也随着共产党员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传承下来,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未来,我也依然追随中国共产党,将不朽革命精神延续下去,做好共产党的继承人!